跳到主要內容

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創造快樂,而不是尋找快樂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一般的勵志書籍,往往只是成功人士的自身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而這本書的作者是名正向心理學家,根據的是相對客觀的科學證據,建議的行動比較能適用於大多數人

另外,相較於精神醫學只著重於如何消除負面情緒,使我們回復到日常水準,正向心理學著重於如何提升正面情緒,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多采多姿。

如果你時常覺得生活無趣,看了許多勵志書籍、甚至是找醫生吃藥,卻都沒什麼效果,那麼你可以考慮看這本書。


這本書在講些什麼?

什麼是幸福的關鍵?

你的人生在追求什麼?財富自由?身體健康?理想伴侶?其實這些目標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幸福。然而你知道這些常見目標能夠提升多少的幸福呢?只有10%。因為我們擁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不只是痛苦,連快樂也會逐漸無感。

那麼什麼才是幸福的關鍵因素呢?事實上,我們有50%的幸福水平是由基因決定的,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較容易感到不幸福,就跟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較容易胖是一樣的。同卵雙胞胎即便是寄宿在不同的家庭長大,他們彼此的幸福程度仍然不會相差太多。

所以不幸福的人們要就此絕望了嗎?並不是,根據過往數十年的研究經驗,作者指出我們還有40%的改善空間,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主觀行動。因此她在書中列出了十二個有實驗證據的作法,並且提供了一些心理測驗來幫助你評估和決策。


有哪些幸福的策略?

雖然書中列出的十二項行動很多你都聽過,但是如何落實在生活中,才是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作者在各項行動中列舉了許多例子、說明執行時須注意的罩門和訣竅,並且探討這些行動影響幸福的可能原因,也幫助我們釐清了許多常見的迷思。

由於並不是所有的行動都適用於所有人,而我們也無法一次養成那麼多新的習慣,因此作者建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強項、弱點、以及生活型態去做考量,從中挑選出最適合你的三項行動,並在實行一陣子後重新評估自己的幸福水平若你發現這項行動能帶給你很大的幫助,作者也有在各項行動的結尾列舉出可以延伸嘗試的行動。

一)表達感恩
二)培養樂觀心態
三)避免想太多與社會比較
四)行善
五)培養人際關係
六)發展因應策略
七)學習寬恕
八)增加心流體驗
九)品味生活樂趣
十)設定及追求人生目標
十一)信仰宗教或培養靈性
十二)照顧身體(冥想、運動、表現得像一個快樂的人)


實際的運用與感受

根據書中的建議,我挑選了「表達感恩、設定及追求人生目標、照顧身體」三項,作為我的主要行動。

「感恩,是種對生命讚嘆和感謝的感覺」。我花了三個月,逐步的養成了每天書寫感恩日記的習慣,也與朋友分享了感恩的好處,進而獲得一同感恩的夥伴。藉由感恩,我深刻的察覺到他人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深深的感謝那些能讓社會順利運作、甚至是帶來美好體驗的人們。藉由感恩,我也了解到了自己的價值,發現自己並不是孤單的一個人。

「目標的存在,其實跟目標的達成一樣重要」。微小的目標,能使我們進入心流;遠大的目標,能使人生獲得意義。我開始每天擬定隔日計劃,看著累績的紀錄,逐漸地了解到自己更長遠的目標,進而能寫出每周、每月、每季、每年計劃。藉由計劃,我逐漸地減少了焦慮,與無意義的網路漫遊;藉由紀錄,我逐漸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因而感到自豪。

正念,是不帶評價的觀察自己的想法與身體感覺」。我參與了八周的正念課程,試著練習更有意識、更專注的生活。藉由正念,我察覺到想法、情緒、身體感覺、以及行動之間的連結,也逐漸地能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像是察覺到自己有生氣的身體反應時,能不立即決定,而是遠離現場、隔日再談、或是找其他人聊聊,進而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結語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值得你一讀再讀,並且反覆執行書中的建議。

我自己覺得最大的轉變,是我在回顧這些行動的成果時,覺得自己變得更有價值、生活得更有意義;看著自己累積的成就,開始相信自己未來會過得更好,也更容易感到知足;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理解到「這個世界可以既可怕殘酷,但同時也是豐富美好的」

如果你目前還缺乏一個人生目標,那麼不妨先買下這本書,開啟一個幸福計畫吧!

後記

作者後來有再出一本更具實用性質的書:「練習,讓自己更快樂」,相較於「這一生的幸福計畫」是著重於快樂策略的介紹與應用,「練習,讓自己更快樂」則是著重於特定情境和迷思的處理。由於真正會對我們情緒造成長久影響的,不是情境或事件,而是我們的信念和反應。因此作者會在書中幫助我們破除許多迷思,進而讓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有更正確的期待。

如果你覺得「這一生的幸福計畫」中的建議不夠明確,或是你只想讀一本書來省時間,那麼「練習,讓自己更快樂」會是更好的選擇。

相關連結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極度專注力:專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曾經為了深入研究生產力,花了一年的時間,大量閱讀的相關研究,並在自己身上進行數十種實驗,最後出版成書:「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在這過程中,他發現 無論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在思緒的干擾,都是在爭奪我們最有限的資源:注意力 。於是,他又再度出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試圖幫我們掌控注意力,進而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精美的圖示,幫助我們了解抽象注意力的運作情形。作者也在書中指出,其實我們有兩種注意力模式,各自有不同的運作時機、方式和用途。另外,他也針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各種分心因素,逐一的提供專注的建議。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個想要解決分心問題的人;或是是單純想要了解專注力是如何運作的人;又或者是曾經看過「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覺得很有收穫的人。都強力推薦閱讀這本書!

知識的假象:思考,是為了行動,也是一種集體行為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你對馬桶熟悉嗎?那麼你是否能夠講解它的運作原理呢?如果換作是腳踏車,你是否能夠畫出一個真的能夠運作的車呢?另外像是國歌的內容有什麼?愛情的機制有哪些?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回答上述問題,或是遠比你想像的還要無知,那麼你就擁有這本書所所說的 「知識的假象」:誤以為自己了解的比實際上的多。 我們經常要在試圖講解一件事物的內容或原理時,才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如此的匱乏。這會造成許多錯誤的判斷:明明無知卻還堅信自己是對的、將一件事情的成敗全都歸咎在個人身上。假如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建立良好的安全機制,而這也是作者們的寫作動機。 這本書在講些什麼? 為何會有知識的假象? 謹慎的思考,其實只是行動的附屬品: 直覺,會帶來簡化但往往足夠的分析,因此若是能達到目的,我們往往只會依賴直覺,而不會深入思考事情背後的原理。問題是,我們並未察覺到自己已經停止探索,還時常使用完全不同的因果關係來判斷不同的情境,這會使我們擁有不切實際的自信,也會因此產生許多失誤。 成功的秘訣,就是活在知識共同體裡: 若用電腦的記憶體來比喻,成年人的大腦容量大概只有1GB左右的大小,遠遠不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電腦或是這世界所擁有的資訊,那麼我們是如何利用這有限的知識來維持日常生活,甚至是創造龐大的人類文明呢?答案就是依賴 「知識共同體」—  知識不僅存在於 自己的大腦,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周圍的環境、生活的群體、人造的科技 。然而由於我們能自由地取用大腦內外在的知識,因此常常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 如何處理知識的假象? 建立行動 :我們應該建立行動導向的學習習慣,因為熟悉並不等於理解。許多人在讀書時只是反覆背誦,卻未能了解其意涵,也未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因此即使是沒上過小學的攤販,也能輕而易舉的在算術能力上贏過小學生。而且有些知識是需要用身體記憶的,若能在活動之後留點時間給自己反思,便能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 與人合作 :若要能在這社會上生存,光靠自己的知識是不夠的,我們要懂得如何運用別人的知識,也要學習如何貢獻自己的知識。而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最出色的教育方法都會提倡團隊學習。而其中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先分組培養專業,再打散為多元團隊完成專案。這樣的學習成效與創造力,通常會大於一般按照興趣或友誼所組成的團體,也更符合真實社會的運作模式。 察覺假象 :若要能善用知